2018—2019學年度歷史組下期教研工作計劃
隨著高中歷史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對我們歷史教研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教研教學要求。顯然,歷史教研工作對歷史教學具有特別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不僅要加強對教學法的研究,更要加強對教育對象的研究。
本學期我們歷史教研組教研工作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和提高高考成績。本期本組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工作:
首先,落實教學常規(guī),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探索
(一)加強教學常規(guī)的落實,做到“五統(tǒng)一”(統(tǒng)一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進度、作業(yè))、“六認真”(認真?zhèn)湔n、上課、處理作業(yè)、考試、命題、輔導)。繼續(xù)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教研活動的重點。如何在新課堂背景下進行有效的歷史教學,努力探索適合我校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二)遵循學校教學計劃,認真完成教學任務。應立足各年級的具體學情,認真制定高一、高二、高三教學計劃及教研計劃,并按照上級相關部門的具體要求,認真完成教育教學計劃,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高二、高三年級應有充分的教育教學的準備,在認真完成教學的同時,通過練習與考試,總結得失,不斷調整教與學的狀態(tài),并做好學生考試心理的調適,爭取完成學校學科目標,為學校的繼續(xù)發(fā)展作出歷史組的貢獻,教研組的全體同仁也應圍繞這一目標,群策群力,為高二和高三的教學服務。具體來說,高一年級應認真開展高中新課程教學的探討,繼續(xù)提高認識,貫徹新課程的要求;高二、高三應抓緊教學進度,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鞏固基礎,提高認識,高考做好相應的準備。特別注意做好高三年級的教學工作,要密切關注高考走向,重視命題研究,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做好高三月考及高考模擬測試,力爭取得好成績。
(三)繼續(xù)加強對新課標、新課程、新課改的學習,深入研究,及時作好本期課改的總結與反思,轉變觀念,不斷調適,與時俱進。要在教學中不斷總結教學中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做好新教材的資料收集、積累和篩選工作,并切實將課改理念轉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高三年級教學復習要借助于新課程的理念和新知識引導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題方式和思想取向。對新課程改革和常規(guī)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要進行集中研究,集思廣益,達成共識。對教學中存在的特殊問題,要有針對性地去進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情而異。要求本組各位教師注意搜求相關文章與信息,相互學習,交流經驗。
(四)繼續(xù)加強本組的聽評課,以相互促進。公開課教學活動要求授課老師認真?zhèn)湔n,精心施教。評課老師認真聽課,并做好評課準備,評課須貼近實際。充分利用我校各班全面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設施,充分利用歷史課運用多媒體教學之巨大優(yōu)勢,大力加強多媒體教學的備課與研究是本期歷史教研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同時考慮本期實際,公開課集中進行,安排在高一年級,力求做到“同課異構少而精、不走形式求實效”。
(五)做好高一、高二、高三期中、期終、月考的出卷、閱卷、質量分析、講評、反饋工作,保證考試的有序有效性,以達以檢測以考促教促學之目的。 具體分工如下:
(1)擬卷及試卷分析:高一由陳松林、王志宏負責;高二由章正、王麗負責;高三由金順、王光玥負責;
(2)閱卷:全員上崗,合理分配,分工協(xié)作,嚴保質量,注意及時反饋信息。
(六)繼續(xù)加強備課組的集體備課,做到分級安排。
其次,加強高考研究,注意信息交流。務須領會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實質,加強高考改革、課程改革及教學改革三者之間關系的研究,以確保高考歷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具體思路是:⑴認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題理念和2018年高考全國卷文科綜合歷史試題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制訂出2019年歷史學科的備考方案和具體出題計劃。⑵認真強化落實高三新課教學,進一步強化基礎知識落實,構建知識網(wǎng)絡。(4)廣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強與外界的聯(lián)系,對收集到的信息及時整理,為復習備考提供依據(jù)和支撐。⑹重視模擬試題信息含量高的特點,盡快收集整理各地統(tǒng)考、調考模擬試題為后期模擬訓練創(chuàng)造條件。
再次,加強教研組的學習,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認真學習新課改精神,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人才觀、教育觀、質量觀;努力學習現(xiàn)代教育思想,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堅持教育創(chuàng)新,深化教學改革,與時俱進;積極參加省市縣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深刻領會上級精神,了解課改信息和教改熱點,落實安排各項工作;加強師德建設,進一步樹立敬業(yè)愛生的思想,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遵守職業(yè)道德,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
撰文:
圖片:
審核: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