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fsn0z"></b>
    2. 嚴父慈母育良才-2022屆補習B部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

      發(fā)布時間:2022-03-30 閱讀:11977 文章來源: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嚴父般教學子,慈母般愛學子”初次聽到這句話,是在大學畢業(yè)后第一次教師培訓會上,頗有感觸,而后的幾年,一直在摸索如何融入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有過迷茫,有過失敗,但卻一直踐行了下來,并為此不斷嘗試與總結(jié)。

      馬卡連柯說:“如果沒有嚴格的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眹栏袷前嘀魅喂ぷ鞯幕?,“無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嚴而有格,才能讓班級工作順利展開。開學之初,我便制定了班級學生量化考核制度,并在平日的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尤其是針對上課遲到,穿拖鞋,亂扔垃圾等一些不良習慣。讓學生逐步明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即使是一些小事,小細節(jié),也蘊含著做人的基本準則,在這樣的嚴格要求下,一些剛開始滿不在乎的同學,被抓過幾次之后,也開始注重起來,學生的不良習慣得到慢慢的糾正。

      但是,僅有嚴格是不夠的,我們面對的是一群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只是一味的高要求,嚴要求,極易讓學生在高壓之下產(chǎn)生反抗甚至厭惡情緒,因此,教師要做到愛而有度,嚴而有格。教師的愛是最神圣的,其神圣之處在于它有很強的原則性和崇高的使命感。

      慈母般愛學子--------溫暖有人情。 開學已經(jīng)兩月有余,班上的一切工作“師者,傳業(yè)授道解惑也”,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身上肩負的責任似乎不盡于此了,尤其是作為一位班主任,需要讓學生在知識與人格兩方面健康發(fā)展,以達到教與學的雙重目 的。在班主任工作的摸索中,我有了自己的兩點體會。

      “嚴父般教學子”嚴格是基本,嚴如高山大海,愛如涓流小溪, 我一直認為,作為師者,既需要嚴父般的高標準、嚴要求,又需要慈母般的細心賞識,愛心澆灌、不厭其煩。這不是中庸之道,是說為了學生和諧健康成長,教師應充當多重角色,體現(xiàn)個性的雙重性,既要有嚴格、嚴肅、嚴厲的一面,又要有童心、愛心、耐心的一面。但最關(guān)鍵的是,如何把握好“嚴”與“愛”最恰當?shù)亩?,如何實現(xiàn)好“嚴父”與“慈母”角色的適機巧然轉(zhuǎn)換。為此,我不懈嘗試,苦苦思量,成功過,迷惘過,失敗過??頗有感觸。

      師者,嚴父般的高標準要求是需要慈母般的愛心澆灌才能實現(xiàn)。

      的確,作為一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是能站在一定高度培養(yǎng)學生和諧成才,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教書育人,肯定需要我們師者提出具有一定高度的一系列標準來要求學生,引導學生,而不能鼠目寸光,只注重當前小范圍背景的教育教學要求,把它僅當作階段工作任務來完成,忽視教育的階段持續(xù)性及協(xié)調(diào)性特點要求。這里所說的“嚴父”的愛,是具有前瞻性,高標準的,因而是深沉的。正因為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的“嚴父”型老師,總認為學生還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離自己的要求還遠,而忽視了隨著時空發(fā)展,斗轉(zhuǎn)星移,學生不斷面臨更新更多的刺激誘因,他們的注意力發(fā)生了轉(zhuǎn)移,是因為我們教育教學方式更

      新速率較慢,超越不了現(xiàn)實發(fā)展這一事實,于是,也就埋怨學生是一屆不如一屆了。其實,這實際上僅反映了學生狹義的課堂學習狀態(tài)。所以,我們要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必須從改革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入手,使學生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想學”。

      當然,目前要做到使教育對學生的刺激超過其他社會現(xiàn)實存在的誘因是很難的,我們只能盡力而為。但我們卻可以以慈母般的細心賞識,愛心澆灌來努力補救,給學生盡可能多的關(guān)懷與愛心,處處以賞識的目光看待他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培養(yǎng)他們的成就感,讓他們明白學習的潛在價值,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厭其煩??相信,即使是“迷途的羔羊”也會改變。當然,我們學生的整體學習狀態(tài)好了,學風濃了,效果自然好了,高標準要求的實現(xiàn)也就有了保障。

      師者,慈母般的賞識教育要在嚴父般的嚴要求下才能卓有成效。

      誠然,教育教學中,慈母般的賞識教育是必須的。如果我們“嚴父”型老師只注重高標準的提出,并嚴格要求,成天以一副嚴肅的面孔面對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缺乏童心,簡單粗暴,學生出錯動輒批評,儼然私塾夫子形象,結(jié)果只能是學生不敢問了,老師為學生干著急了。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極端,我們只有捧出“慈母”般的賞識之心——“在母親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而且是方方面面”,愛生如子,以“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孩子”的換位來面對我們每一個活潑可愛的學生。

      但是不是嚴父般的嚴格要求就不要了呢,當然不是。正因為“慈母”型老師的一貫賞識,愛心澆灌,不厭其煩,我們還不太知事的學生就以為,這個老師還可以“對付”,偶爾一次的“不聽話”沒有什么大不了,即使經(jīng)常這樣老師也不可能把我怎么樣,部分“聰明”的學生還知道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還規(guī)定了“老師不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加之有父母與爺爺奶奶的疼愛,養(yǎng)成了為我獨尊、以我為中心的不良心理認知,更認為這沒有什么,不會怎么樣??常此以往,結(jié)果不可收拾,于是,我們的老師也就在埋怨學生逆反心理越來越強,紀律不好管理。所以,我認為,慈母般的賞識教育要在嚴格要求下才卓有成效。在實際的教育中,適度懲罰是必要的,必要的懲罰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是一種必要的是非和挫折教育,只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賞罰分明。只有嚴格要求,嚴肅紀律,必要懲罰,

      學生才能在高標準要求引導下,賞識與愛心培育中,和諧健康成長,方顯賞識教育本意與成效。

      總之,“嚴父”與“慈母”的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混合催化劑。世界上的很多事物是對立的,也是統(tǒng)一的,美與丑,好與壞,嚴與愛,“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其實就在一念思量,關(guān)鍵是我們要把握好其間的度,找到二者的統(tǒng)一面、結(jié)合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集這兩種愛于一身,并把握好其中的度,巧然適時轉(zhuǎn)換“嚴父”和“慈母”兩種角色,靈活運用“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兩種評價,讓學生在這混合催化劑的作用下,和諧健康成長。



      撰文:鄒小力

      圖片:朱學斌

      審核:楊元林

      上傳:張超

      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教育園區(qū)教育南路6號
      電話:0816-8073777(招生處)8073813(辦公室)

      中國·四川·綿陽

      學校微信二維碼

      官網(wǎng)手機二維碼

      抖音二維碼

      Copyright ? 2020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 版權(quán)所有 蜀ICP備15008809號
      成都網(wǎng)站建設:今網(wǎng)科技
      97在线看视频福利,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色诱视频在线观看,精品国产无码一区
        1. <b id="fsn0z"></b>